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8的博文

《基督教神學發展史(二):中世紀教會》閱讀心得

一、真理是什麼? 從教父時期到中世紀,神學並沒因著教父豐富的遺產和大公教會深厚的傳統而停滯不前,倒像個不會停止長大的生命一直活躍在人間的舞台,時過境遷,神學仍舊說話。雖來到中世紀,基督教的地位總體蒸蒸日上,但各路登台的神學家卻仍在不懈地努力著如何有效地向當下處境傳講真理,哪怕有時大家對同一事物有著完全相反的認知,比如唯實論和唯名論對共相的理解。 [1]  所以真理就人而言是封閉又開放,是「統一」又「多元」,好比一畫地為牢的界線,是很多不同角度理解不同方面認識的組合,因此真理不是獨裁也不是混亂。在東西方教會為「和子」之爭時,西方的利奧三世雖贊同「和子」的教義,卻始終因著堅守信經不可善作修改的認信,即對大公信仰的忠誠,因此羅馬教會力排眾議拒絕修改信經, [2]  由此看出中世紀神學圈有一種文化或信念就是重視歷代信徒的共識,哪怕堅持非矛盾原則的大師俄坎也不例外。 [3] 在教父時期,「信而理解」使得真理基本上是釋經的結果,異端如是,所以在真理的獲取上,奧古斯丁的光照論顯得合情合理,因為他們認為除非從上頭來的智慧,不然被罪玷污的罪人是不會靠近真理,更別談認識真理,因此作神學對於教父們來說有個必要的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要投入在信仰裡面,簡言之情感要先於理性,所以神學課題很長時間一直圍繞著基督的神人二性,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你我的救恩,因此不管釋經方法強調字意或寓意,真理是來自聖經的。但來到中世紀,隨著神學家們較之前更多更深地接觸和體會聖經之外其他學問的用處,哲學與邏輯在理性的遮蔽下從使女慢慢長成,甚至凌駕於神學,不過這是阿奎那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當「理解而信」發展為可能,那麼真理就可以來自理性,簡言之作神學的可以是局外人。 因此在中世紀的神學發展過程中,「上帝存有」的論證成了經院神學避不開的課題,過程中各路豪傑躍躍欲試,都打著自己理解或支持的哲學作為前設,實則視為真理,過程中建造又拆毀,但大致都同意神學因著與哲學的聯姻而受益匪淺,可以先離開啟示(聖經)而單用理性就可以向人言說真理,比如基督教的上帝是存在的、神又何故成為人,因為正如安瑟倫和阿奎那所信:「神哲二學並不矛盾,因為真理同源」,必然理性使得哲學可以證實一切真理,詮釋聖經的教義。 [4]  不過歷史像面鏡子一直在述說一個很似真理的現象即「物極必反」,也就是當人過於強調一個點而失去平衡,一定會遭遇一股強大的反彈,嚴重

《圣安瑟伦:神何故化身为人》导读

如果信仰是对的,那么前设: 信心先于理解 神:无法设想比它更伟大或更完美的那一位存在者 神是全能、全权、全智、公义 神是不变的,比如不知痛苦的 人被创造的主要目的:为要享受福乐,人在罪中无法享受福乐 内容 问答方式,分两部 主要问题:若神是全能、全权、全智、公义,为何非要圣子道成肉身并死在十字架上? 主要内容:人被创造为要享受福乐,而人堕落犯罪后,必须归偿罪债才能恢复原来尊贵的地位,但人的补赎无法满足公义的神,所以同时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的基督才能是赎罪者,因此圣子(道)自愿借着顺服完全奉献自己为上帝的荣耀至死。 第一部份问答 1、与神格冲突:道成肉身与十字架? 虽然超出想像,但更加现明神无比的仁慈和大爱。 2、如果神是全能、全权,为何只能神来完成? 人只能是上帝的奴隶,否则会沦为其他能手的奴隶,如此就不能恢复人原本的尊严。 3、如果上帝有至高主权,为何非要选择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死来释放(救赎)我们?如果是智慧,为何不用捷径之法?所以除非证明只有这么一条路,才可以说显明了神的大爱。并且上帝有权直接消灭魔鬼,也是合乎公道,因为魔鬼因引诱人同样有罪。 虽然我们不能了解祂为什么这么做,但上帝旨意本身已经是充分理由。 4、上帝化身为人会降低神性? 神性是不知痛苦的,所以例如耻辱疾患这些是在人性里承受的。 5、若神是公义的,为着释放罪人而使义人受害是不合理的? 每个有理性受造物都有顺服神的义务,但耶稣并非被顺服约束(被强迫)而死,乃是自愿坚持顺服至死。 父不愿意他法来完成——侧面间接反映:父愿意耶稣死,而耶稣也赞成父的意愿。 耶稣人性的顺服意志,是父所赐,耶稣乐意接受。 6、虽然自愿,但父对待爱子的方式也是不合宜的? 父满足子的意愿。 过渡:子的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7、罪是什么?罪必须有什么补偿? 为了人能享受福乐,所以罪的宽赦是必要的,但宽赦必须要有补偿——偿还罪债。 罪:没有把所负的 债 归偿给上帝,即夺走属于上帝的尊荣,且侮辱了上帝。 债:每一理性的受造物的每一种决意都必须服从在上帝的旨意之下。 补偿:偿还 > 夺取。 8、上帝若是仁慈,大可以不索取而赦罪? 合法的宽恕=赦罪+补赎(或惩罚)=公义。 没有补赎的赦罪=罪